|
苯甲酸鈉
英國食品專家認為,飲料同時含有苯甲酸鈉與維生素C這兩種成分,可能產生相互作用生成苯。苯是一種致癌物。但這種說法尚未得到化學專家們的一致認同。苯甲酸鈉在人體內能自行代謝,通過日常小便無毒排出;其實人們每天通過呼吸而進入體內的苯比喝軟飲料而攝入的苯要多,水果、蔬菜和奶制品中都含有少量的苯;吸煙、汽車尾氣以及油漆、洗衣粉都含有苯。不過,專家提醒,苯甲酸鈉在體內的代謝主要是在肝臟部位,對于肝臟功能不好的人,建議少喝飲料。
亞硝酸鈉
在肉類加工中被廣泛使用,香腸、肉罐頭等都含有這種添加劑。美國有一種理論認為攝入大量的亞硝酸鈉會導致胃癌。在我國,亞硝酸鈉的使用有嚴格要求,在肉制品中它的最大用量為每千克加0.15克,在香腸中允許加0.03克。只要不經常、大量地吃加工肉制品,就可減少亞硝酸鈉的攝入量。
范志紅表示,追求感官享受和方便快捷,就難免會和食品添加劑親密接觸,所以不必把它看成毒藥或洪水猛獸。與其為了某些食品添加劑惶恐不安,不如多吃新鮮天然的、保質期較短的、口味色澤樸素的食物,這樣自然會遠離過多的添加劑,也能得到更多的健康成分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