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新疆密云縣“搬遷村”,好村長王大林,在密云縣下司馬鎮,有一個叫“搬遷村”的自然村。顧名思義,搬遷村是由17戶村民于11年前集體搬遷而得名。搬遷村的大棚木耳栽培在當地頗有名氣,“公司+農戶”的木耳栽培模式成為村里特色產業發展的亮點。
當記者走這個離密云縣城5公里、建在一處半山腰的村莊,詢問村民受災情況時,他們齊聲說出了一個人的名字。王大林,村里的村長。
王大林甘愿蒙受經濟損失,舍小家、顧大家,讓出自家溫室大棚給村民臨時居住,令大家十分感激。
9月18日的晚上,發生后,搬遷村村民的房屋不同程度受損,成為危房而無法居住。王大林在第一時間挨家挨戶檢查災情,看到無人員傷亡后,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。電力中斷,雨也越下越大,群眾該怎么安置?王大林不假思索,就號召大家全部搬進自家的大棚里。他帶領大家把大棚里已經栽培好的菌種搬出,棚外氣溫較低,菌種難以存活,為此他家直接蒙受經濟損失4500元。在王大林的感召下,其他幾戶村民也主動讓出大棚供同村鄉親過夜。就這樣,在救災帳篷尚未抵達的兩個晚上,搬遷村村民得到妥善安置。
災后第二天,王大林及時組織村民搶通村里的公路。在裝滿救災物資的車輛到達搬遷村的時候,道路暢通無阻,救災物資得以及時發放到群眾手中,大家紛紛稱贊王大林村長“料事如神”。與此同時,王大林還積極穩定群眾情緒。他說:“我們背后最大的靠山就是國家,房子雖然倒了,但只要人沒事,大家齊心協力一定可以把村莊建得更加美好。”作為一名有9年黨齡的共產黨員,王大林的鼓與呼,讓群眾充滿了信心。
王大林對記者說:“我們村村民是非常團結的。地震來時我們互相幫忙、互相鼓舞,沒有團結,救災工作不可能這么順利。”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