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初,在法國的姐姐新添了個小寶貝,我陪老媽飛過去看,順便留老媽照顧月子。我只在那邊待了幾天,就快被老媽的抱怨淹沒了。 首先老媽看不慣婦產(chǎn)醫(yī)院到處露著大腿晃來晃去的產(chǎn)婦,因為在法國,婦產(chǎn)醫(yī)院發(fā)給剛生完孩子的產(chǎn)婦們的衣服都是短裝,不像我們國內(nèi),基本上月子里恨不得裹棉襖。 還有,老媽受不了醫(yī)院給我姐的菜單里還有冰淇淋和沙拉,因為法國人覺得女人月子里并沒有那么脆弱,不需要特別照顧。暈! 前幾天,老媽打電話過來,說法國的親家把才幾個月的寶寶扒了衣服帶出去曬太陽,他們那邊的溫度才不到20度,她阻止也不聽,后來寶寶果然感冒了。還說,法國女婿說不用那么麻煩給寶寶把尿,就裹著尿不濕得了,老媽說他們那邊就那樣,大人對小孩管的很少。 其實,我以前在那邊待的感覺是,法國人在育兒上有很多可取之處。比如,飲食搭配很注重營養(yǎng)。嬰兒期間,每天蔬菜泥、水果泥、酸奶、奶酪不間斷,至于喝牛奶那是終生的。孩子吃飯決不追著喂,兩歲以后都獨立吃飯。家庭聚餐,大人與孩子不同桌,而且孩子們在餐桌上的交談聲小得只有他們自己能聽見。孩子的著裝原則是每天三套:外出一套,回家后換上款式隨意的居家衣,晚餐洗漱后換上潔凈寬松的睡衣。另外,他們最舍得投資為孩子開發(fā)智力買玩具。 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鑒。 總之,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(tǒng),各有短長,應該互相交流補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