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878|回復: 3
        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          5種媽媽能帶出聰明寶寶

          [復制鏈接]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522

          帖子

          1

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新生兒

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1

          新人進步勛章

          跳轉到指定樓層
          1#
          發表于 2009-6-7 11:16:41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            什么樣的媽媽帶出聰明寶寶呢?是高智商的媽咪嗎?是高學歷的媽咪嗎?是對孩子無微不至照顧的媽咪嗎?……其實都不是。研究資料表明,以下幾種媽咪更容易帶出聰明寶貝——
          人生經歷許多個中轉站,中轉站也是起點站,兜兜轉轉,累了就會問何時可到達終點站,而終點站即是生命的終點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522

          帖子

          1

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新生兒

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1

          新人進步勛章

          2#
           樓主| 發表于 2009-6-7 11:34:45 | 只看該作者
            1.喜歡“充電”的媽咪

            現實中有些媽咪非常好學,她是“現代型”媽咪的一個縮影,她很會利用圖書和網絡來不斷充實自己。

          還是準媽媽時,她就已經是半個育兒專家了,她按照不斷搜索來的經驗,對生產做了充足的準備。

            寶貝的成長過程也是媽咪知識和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,從撫觸按摩到親子游戲,從蒙特索利教育到奧爾夫音樂,從應對寶貝的疾病到健康成長食譜,這就是,媽咪知道的越多,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,做出的選擇和判斷才可能更全面和正確。

            2.“懶惰”的媽咪

            這里所說的懶惰媽咪,是指那種善于觀察的“懶惰”媽咪,她似乎“手懶”,“嘴懶”,但腦子和眼睛一點都不懶。正如蒙特梭利所說:“一個高明的育兒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管住自己的手和嘴。”

            平日里,“懶惰”媽咪總在忙自己的事,好像顧不上孩子似的,孩子的小手還不利索的時候,就要試著自己穿襪子,拖褲子,解扣子,有時費了老半天時間都弄不上急得直叫,可“懶惰”媽咪卻在一旁動嘴不動手。

            “懶媽媽”不愿意幫孩子收拾完玩具,可怎么能讓這么小的孩子自己做到呢?懶人有懶法兒——把孩子的玩具開放式陳列,并貼上易辨認的小標志,寶貝果然很快就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。總之“懶惰”媽咪的法則就是,孩子能做的就不替他做,孩子還不能做的就鼓勵他嘗試。結果呢,孩子越來越能干了,而媽咪卻越來越輕松了。
          人生經歷許多個中轉站,中轉站也是起點站,兜兜轉轉,累了就會問何時可到達終點站,而終點站即是生命的終點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522

          帖子

          1

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新生兒

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1

          新人進步勛章

          3#
           樓主| 發表于 2009-6-7 11:35:12 | 只看該作者
           3.經常陪寶寶玩耍的媽咪

            寶貝不只需要看護,更重要的是需要陪伴玩耍,經常有人陪的寶寶更聰明。因為,越小的寶貝對事物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越短,玩耍有了媽咪的參與,就會對事物保持更大的興趣,也會延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,培養出專注的性格。


            媽咪的參與,可引導寶貝的思路,給寶貝更多啟發,也更便于寶貝從成人身上獲取經驗。而且,有媽咪的陪伴玩耍,可增加與寶貝間交流的機會,促進寶貝語言和思維能力的發展。不過,要提醒的是,媽咪陪伴寶貝玩耍時有一些問題應該注意:

            * 多觀察寶貝的行為趨向及興趣點,跟隨配合寶貝的思路。不要以自己的意志為中心,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寶貝。

            * 管住自己的手和嘴,給寶貝更大的自由空間,讓他去做自己想做的探索。

            * 在玩耍中注意行為習慣的培養。

            * 在不經意的玩耍中,經意地將知識及經驗融合進去,讓寶寶有更多的收獲。
          人生經歷許多個中轉站,中轉站也是起點站,兜兜轉轉,累了就會問何時可到達終點站,而終點站即是生命的終點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522

          帖子

          1

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新生兒

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1

          新人進步勛章

          4#
           樓主| 發表于 2009-6-7 11:35:32 | 只看該作者
           4.家庭關系“潤滑劑”型的媽咪

            有一種說法說得好:“育兒水平的高低,并不取決于家庭中某一個人的育兒能力和素養高低,而是取決于家庭中所有參與育兒活動成員的素質水平的平均值。

          ”在一個家庭里,參與育兒的往往不止是父母,經常是幾個家庭成員共同參與。

            這就形成了一個團隊,在這個團隊中有年輕人,有老年人,文化背景各所不同,經驗感受、性格脾氣、優勢劣勢及看問題的角度也都不同,這就必然導致了矛盾的出現。尋求完全的意見統一是不可能的,能夠盡可能的協調好這些矛盾,讓大家把各自的優勢集合在一起,就是最棒的“團隊”。

            5.用稱贊語的媽咪

           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普.詹姆斯說過的,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。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,一般正常人所發揮出來的能力,只相當于他所具有的潛能的1%。因此,憑借內在的動力、堅定的信念、頑強的毅力等積極心態的推動,人類完全可以發揮出驚人的創造力,沒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%-30%,而當他受過激勵后,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-4倍。
          人生經歷許多個中轉站,中轉站也是起點站,兜兜轉轉,累了就會問何時可到達終點站,而終點站即是生命的終點
       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

          本版積分規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