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對于懷念老版《倩女幽魂》的觀眾來說,即將到來的半個月是很微妙的。既可以在新版的鋪天蓋地聲浪里冷眼觀瞧,又可以期待著月底的重映。對于一部全力以赴的電影而言,這不知是悲是喜。
實際上,對待一部商業電影,用個標尺玩了命的追著丈量不但不敬,而且無趣。用最簡單的方法可以判斷出這部電影的好壞,既是在今年出現的華語電影中,這片子質量應該算得上是不俗的了,這就足夠。畢竟王祖賢和張國榮這種神一級別的存在只能仰視,同時也只能懷念。
既然回不去,就看看現在的一切,作為看上去蠻“舊瓶裝新酒”的這部新作,導演葉偉信的功夫還是下得蠻足的。單單就其個人而言,已經因為兩部《葉問》完成了華麗的轉身,之前作品那種“文戲弱,武戲亂”的局面和脫節現象已然一去不返。實際上,這部新版,作為舊瓶和新酒的好,都歷歷在目。前者很好判斷,別讓人聽到那熟悉的旋律,否則你定會跟著輕輕哼出聲,至于寧采臣一身熟悉的裝扮更是勾起回憶的最好道具。當然,這種舊瓶子雖然并不鮮亮,但是不妨礙其依舊“熠熠生輝”,對于被爆米花搞壞了腦子的觀眾,這種變相懷舊的確是一種難得的享受。
當然,如果只有懷念而無超越,影片依舊不會太給力。好在新酒的滋味也蠻足,對于這部電影,相信很多人會記住黃岳泰的攝影,運鏡的角度,攝影機橫移的軌跡都只能用詭譎來形容,完全切合影片所表現的人鬼之戀環境,整個蘭若寺在鏡頭下拍出了幾許人間地獄般的味道。另外,若論配樂,伍樂城的那段在預告片里勾人的音樂也很贊。有了聲畫的新,再觀之下,就不會對所謂誠意再有半點懷疑。這也是我對這一版翻拍比較滿意的地方,對照大部分所謂商業卻不會拍給觀眾看的商業電影們,只拿個好劇情配上爛手法就出來唬人的打法,至少這部《新倩女幽魂》的路子是對的。畢竟當演員面前有座山,你不能翻也不敢翻的時候,若不在其他的電影技術上再下點功夫,就難以對得起票錢了。
與此同時,這部電影里馬玉成等人打造的動作場面由于升級了武器,顯得極富觀賞性,實際上對比這幾點,比同類型題材的《畫皮》還是稍有長進。那部戲里從“聽”到“打”筆者都不太滿意,而且黃岳泰攝影橫搖鏡頭的運用作為一種表現鬼狐題材的嘗試,遠沒有現在這么出神入化。至于本片大量道具非物理形態的飛旋和使用,明顯有點與《劍雨》中董瑋打造的辟水劍異曲同工之妙,看來好不過癮。
但是,到目前為止,全片的關鍵幾個點依舊沒有浮出水面,先說第一個關鍵的點,那就是演員的表演。實際上,這片子我認為演的最好的是徐錦江!因為沒有參照系并且好久不見,定會引起共鳴也招不來罵聲。但玩笑歸玩笑,寧采臣的角色由余少群扮演,年輕人定然知道這是個費力不討好的角色,雖然差距依然不小,但是確實已盡力。至于古天樂的燕赤霞,演技的角度。三個字:沒話說!還是替他鳴個不平,這么一個豪氣云天的捉妖師罵句人至于那么夸張的被HX嗎?我看的國語版很多臺詞都與字幕有較大出入,難道他滿口文縐縐酸溜溜,某些人握著剪刀的手就能開心的擺出“二”的姿態自己慶祝一下了嗎?不過,劉亦菲扮演的小倩這個角色,還是有點弱。實話實說,神仙妹妹很多時候的表現沒有嫵媚之感,也許這是個潔版的妖?!但問題是,既然是潔版,為何要每次與兩男一見面,有了糖果就開開心心的摟到一塊去了呢?(此處省略一萬字)。所以說,導演對于如何處理這樣的戲依舊可以再斟酌一下。既然演員的臺詞功底未臻化境,那么安排大段無配樂的對白,不停在鏡頭中反打二人表情就是個不太明智的選擇了。
除了第一個關鍵的點之外,說兩個不如意的地方。第一即為片中大量的幽默臺詞,這樣的笑場其實沒什么大意思,除了會繼續讓經典更爆米花越來越近,沒有任何實際意義。寧采臣可以不癡情,但是不要更搞笑。至于第二個不如意,則是這場曠日持久的三角戀缺少了一點點打動人心的力道,你說不清缺少的是什么?思來想去,想必是因為老版太經典緣故,這個“刻板效應”很久才會被打破。再者便是依舊缺乏一句經典的,可以傳世的臺詞。要求不多,那么只有一句也足矣。可偏偏全片看下來真找不到。
不過還是表揚作為導演的葉偉信的功勞。實際上,對于目前這種情況,除非你讓徐克如把《新龍門客棧》武裝成《龍門飛甲》對本片再次投入力道重新拍攝。除此之外,在華語電影圈的導演中,拍攝同類題材能做到如此平衡的導演屈指可數。
畢竟作為商業片,本片做的較好的便是定位之后清楚的執行過程。既然不是經典,那么其一保證話題性,由“一顆糖果引發的三角戀”隨著古天樂扮演的燕赤霞的戲份加重,給銀幕下的觀眾諸多談資。其二是良好的敘事節奏的把握,沒了經典范兒就不必藏著端著了。我們熟悉的故事被重拍成一個半小時的片子絕無冷場,是挺難的一件事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