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功名人改名實例

          2007-11-7 22:58| 發布者: babylead| 評論: 0|原作者: MAMACN |來自: 網絡整理


              清光緒十四年(1888年),湖南省湘潭有個27歲的雕花木匠,名叫齊純芝,人稱芝木匠。在距他家不遠的地方,住著一位會琴、棋、書、畫、詩,又喜歡結交朋友的秀才胡沁園先生,胡先生從芝木匠的一舉一動中看到了他天賦才氣過人,且有剛直不阿的品格,斷定他是個可塑的奇才,若有名師栽培,定會前途無量。于是定將他收為門生。胡問:“你愿不愿意讀讀書、學學畫?”芝木匠答道:“愿意倒是愿意,只是家里窮,年齡又大了,怕學無所成!焙邎@說:“怕什么!《三字經》里面說‘蘇老朱泉,二十七,始發憤,讀書籍’嗎?你正當此年齡,只要有志氣,什么都能學得成,我有意收你為徒,你可以在我家一邊讀書,一邊賣畫養家!敝ツ窘陈犃,激動萬分,立即向沁園深深地三躬九叩首,行了拜師大禮。從此,齊純芝在胡家住下,“燒松煙以夜讀,步落月而晨吟”,潛心鉆研詩詞書畫。胡沁園出身書香門第,知書達理,待人寬厚且辦事細心。首先他教育子侄外甥和家人不得對齊純芝有任何怠慢、冷落的表現,接著使準備了15擔稻谷、200兩銀子,派幾個挑夫送到齊純芝家,以解除其后顧之憂。
            古時從藝之人一般都有名號,為了便于齊純芝將來作畫題詩,胡沁園一直琢磨著給他取個好名號。一天,胡沁園對為齊純芝授課的陳少蕃先生說:“按照老習慣,在授課時需要給純芝取個號,是不是取具‘璜’字,王旁的‘璜”’。陳先生說:“有意思,半只譬形的玉。那取具什么號呢?”“你看取作‘瀕生’如何?”“不錯,湘江之濱生,湘江之濱長!焙邎@又說:“畫畫恐怕還得取個別號啊,純芝的家鄉高白石莆近,就叫‘白石山人’從此,芝木匠齊純芝有了“白石”的別號。在以后“齊白石”這名字更伴隨著他輝煌一生的藝術創作生涯,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,傳遍了世界,成為中國現代繪畫藝術史上的驕傲。
            8。著名的書刻家鄧散木。鄧散木,原名鄧鐵。自從他的書法篆刻在30年代崛起上海藝苑后,社會上的人爭相追逐,一下子出現許多改名為“鐵”的。他感到很不自在,于是干脆改名為 “糞翁”,并非指穢物,而是取其否定意,“糞除”的意思。60年代初,不幸降臨在鄧散木的身上,因血管堵塞被截去左下肢。但他并沒有悲觀沮喪,而是樂觀地署名為“一足”,表示自己只有一只腳,但足矣。
            9.著名作家周立波。著名作家周立波,原名周紹儀、周風翔,20歲時投身于革命斗爭的洪流,1934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,不久加人中國共產黨,他立志寫出更好的現實主義作品為無產階級服務,由他創作的小說《暴風驟雨》獲得斯大林文學獎。為了時刻鞭策自己,他以英語Liberate(“解放”之意)一詞的讀音“立波”作為名字,終生使用。
            10.著名作家茅盾。茅盾原名沈雁冰,1927年4月,蔣介石在上海公開叛變革命,正在轟轟烈烈進行的北伐東進突遭失敗,引起他思想上的極大震動,由原先的主要從事文藝理論的批評工作轉而開始進行創作活動。1927年9月,茅盾將小說《幻滅》送交仙、說月報》發表,所署的筆名是“矛盾”,說明他當時的心情是極度矛盾痛苦的。仙、說月報》的編輯認為“矛盾”顯然是個假名,怕引起反派的注意,依然會惹麻煩,于是改“矛”為“茅”。

          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