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2#
![](static/image/common/ico_lz.png)
樓主 |
發表于 2009-4-13 10:30:48
|
只看該作者
你了解嗎?坐月子的誤區
小編提示:坐月子期間,有些觀念誤區困擾著新媽媽,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,還是能夠從科學坐月子的角度,相信科學相信知識,坐現代女性流行的科學月子,直接關系著母親孩子的身心健康。
誤區1 母乳喂養成功主要靠雞湯魚湯
媽媽乳汁的分泌從根本上是依靠新生兒吸吮母親乳頭的刺激,這種刺激反射性的促進生乳素的分泌,使媽媽的乳汁能源源不斷的供給自己的寶寶。更為奇妙的是,當孩子剛出生,新生兒的食量很少,吸吮能力也很弱,相對的媽媽的乳汁也少,當寶寶逐漸長大,食量增加,同時吸吮能力也逐漸增加,媽媽的乳汁也會增加,以適應寶寶的需要。
因此可以說母乳喂養的初期,尤其要強調母親的直接喂養,那種采用吸奶器,吸出母乳喂養寶寶的方法,不利于母乳喂養的成功。因此除特殊情況,如乳頭皸裂等等,都應該由母親直接哺乳。母乳喂養還有更重要的作用,就是加強母子感情,親身體驗做母親的感覺。當寶寶吸吮著媽媽的乳頭時,那種神妙的感覺是什么都代替不了的。
另外,分娩中,產婦體力消耗甚大 ,胃腸肌張力及蠕動減弱,需要一周左右才能恢復,因此,不宜進食比較油膩的雞湯魚湯等。一周后,再增加雞湯魚湯等高蛋白的富有營養的湯汁食物,以幫助下奶。
誤區2 產婦產后發脾氣是因為事兒多
分娩后的產婦常常會焦慮、煩躁,甚至對于家人也可能有過份的語言和行為,嚴重者可成為產后抑郁征。這種狀態大約有50% 甚至以上的產婦都可出現。為此,丈夫們和家里的媽媽婆婆可能認為產婦實在嬌氣、事兒多,這么多人伺候著,還不滿意,因此生氣,不理解,有家庭矛盾從此產生。
其實這種反常行為是由于身體激素變化的結果,并不是嬌氣所造成。因此對產婦應該理解,格外體貼,以維護產婦正常良好的情緒,這也是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家庭氛圍的重要條件。
誤區3 分娩后必須臥床休息
分娩后自認為急需臥床休息,因此產后一直不下床,為寶寶母奶也選擇躺位。其實分娩后不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,都需要早期下床活動,以防止下肢血液循環不暢,造成下肢靜脈栓塞,甚至肺栓塞。長期不下床活動,下肢肌肉還可能產生廢用性萎縮,對今后正常生活造成麻煩。因此,分娩后提倡早期下床活動,一周后即可做產后形體恢復操,積極的鍛煉不僅有助于子宮的復舊,還能促進盆底、會陰肌肉彈性的恢復,對產后性生活的恢復有益。
誤區4 月子里不能受風受涼
坐月子的傳統觀念很多,怕風怕涼是其中之一。究其原因,還是由于想當年老人們年輕時的經驗,經驗并不錯,但是時代不同了,當時的條件與現在相比,已經有了天壤之別,那時一位產婦得了病,傳下來就成了受風受涼的結果,目前家里暖氣空調俱全,無論什么氣候都沒問題,只要避免對流風直接吹,就不會出現因為受風受涼造成的產后疾病。而且,產后家里客人多,空氣流通不好,更應該及時通風換氣,以預防疾病的發生。
誤區5 坐月子不能梳頭、洗頭、洗澡
產婦分娩后汗腺分泌十分活躍,大量汗液留于皮膚表面,影響哺乳時的衛生,也影響產婦的情緒。這種傳統說法由于不懂得科學道理所造成的。如果仔細一些就會發現,在懷孕期間,由于激素的作用,頭發的正常生長周期延長了,當分娩后,激素水平急速下降,頭發脫落正是其標志。因此是正常現象,并不是因為梳頭洗頭所引起的,明白了這個道理,就不會對梳頭洗頭有顧慮了。洗澡更是不可能忽視,過去是洗澡的外環境不具備,現在條件好了,分娩后就可以進行淋浴,經過清洗身體后,會感到神清氣爽,大大有利于恢復精神,解除分娩后的疲勞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