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2006年上海結婚登記人數達162000多對,創下了多年來又一結婚高峰紀錄。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處對2006年全年登記的結婚新人進行統計分析,出爐了上海首份結婚新人調查報告。結果發現,去年結婚人數比2005年上升了62.18%,兩地婚姻中,另一半是江蘇人的最多。 去年結婚創3項紀錄
去年是結婚大年,上海共有162263對新人登記結婚,比2005年上升了62.18%。同時,兩地婚姻、復婚等都創下了新紀錄。上海市民政局婚管處處長周吉祥分析,由于第一批獨生子女都到了適婚年齡,根據人口周期規律,上 海近幾年正處于解放以來第三個結婚、生育周期的高峰階段。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、中期出生的人口都處于婚育期,使得結婚人數猛增。另外,去年受狗年兩頭春的影響,很多新人擠在2006年結婚。
調查發現,有125851對新人雙方都為初婚,占了約8成;21227對新人雙方均為再婚,占了總登記量的13%。另外,男方初婚女方再婚比男方再婚女方初婚的新人要多,新娘為二婚的新人有8122對,新郎為二婚的新人有7474對。
兩地婚姻快速上升
選擇配偶對方是不是上海人并不重要。調查顯示,一方戶口在上海、一方戶口在外地的夫婦數量快速上升。周吉祥透露,上海人的婚姻觀念正在突破地域觀念,異地聯姻家庭在本市有進一步增長的趨勢。2006年,異地聯姻的新人有55992對,比2005年增長了55.96%。2004年兩地婚姻的新人為39734對,2003年兩地婚姻為30895對,2002年為25628對,而1990年至1995年,兩地婚姻年平均數僅5000對。
長江三角洲等城市仍然是上海市民選擇另一半的主要選擇。調查發現,兩地婚姻中,另一半是江蘇人的最多,有12900個上海人選擇和江蘇人結婚。其次,為安徽、浙江、四川等地,西藏人和上海人結婚最少,去年僅有6個上海人和西藏人結婚。
上海人對婚姻的態度更寬容。婚姻專家分析,兩地婚姻呈現兩頭尖的狀態,一方面是人才的“柔性流動”逐漸反映到了婚姻行為上,能力、發展前途和個人品質是新人們擇偶的第一選擇,因此許多本地白領在與外來人士的交往中逐漸牽手步入婚姻殿堂。另一方面是低端的,不少人因長期找不到媳婦而找了外來女性打工者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