樓主: 大姐
        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          新世紀羊城八景,廣州媽媽都去過幾個啊?

          [復制鏈接]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1219

          帖子

          1

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新生兒

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1

          新人進步勛章

          7#
           樓主| 發表于 2007-10-18 14:32:18 | 只看該作者
              “黃花皓月”是指黃花崗公園或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。
            黃花崗位于廣州先烈中路,是為紀念在1911年4月27日由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起義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的。
              起義當日黃興率領革命黨先鋒隊160多人起義,與清軍激戰一晝夜、寡不敵眾,彈盡糧絕而慘遭失敗,傷亡慘重,后來查清姓名的烈士共86人,事后革命黨人潘達微冒死收殮烈士骸骨72具,合葬于紅花崗,并以《咨議局前新鬼錄,黃花崗上黨人碑》為題,將安葬情況在報紙上報道,紅花崗因而易名黃花崗,起義稱為黃花崗起義,被孫中山先生稱之為“驚天地,泣鬼神”的起義。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,但卻極大地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,各地起義風起云涌,此起彼伏、半年之后武昌起義成功,終于推翻了清朝,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。
              1912年廣東軍政府撥款在原地修建烈士陵墓,孫中山親手栽植青松。1918年滇軍師長方聲濤(烈士方聲洞之兄)募款修建而初具規模。后經多次修建,至1935年基本建成現有規模,并辟為黃花崗公園。
              陵園坐北向南,規模宏大,氣魄雄偉,占地13萬平方米。正門寬32.5米,為三拱仿凱旋門式建筑,門額上刻孫中山題寫的“浩氣長存”四個金色大字。進門為長230米的寬闊墓道,其中段有泮池、石拱橋,盡頭為七十二烈士陵墓。陵墓呈正方形,每邊長17.5米,石砌圍欄四周有鐵欄桿。墓中央建有一墓亭,亭內立“七十二烈士之墓”墓碑,亭頂如懸鐘,寓爭取自由警鐘之意。墓前右側碑亭內立有“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碑”,刻有72位烈士姓名,旁側還有后來尋獲而補刻的14名烈士姓名的墓碑。墓后是章炳麟題書的“締結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”。坊頂層中間用72塊長方形石頭橫列堆砌成崇山形獻石堆,象征72位烈士,頂端佇立一高舉火炬的石雕自由女神像。此外四周還建有許多紀念性建筑物。沿中軸線排列著廣場、牌坊、月池、祭臺、墓冢、紀功坊,連同墓道,構成墓園的整體。園內遍植各種開放黃花的植物,如黃素馨、黃穗冠、黃芍藥、黃梅、桂花以及黃花夾竹桃等,四時黃花常開,象征烈士精神永垂不朽。
              黃花崗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個重要紀念勝地,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1986年以“黃花浩氣”被評為“羊城八景”之一。
              當您踏上石階,仰望“浩氣長存”的金色大字,漫步于蒼松、翠柏、黃花簇擁的寬闊墓道,遙望那高聳屹立的七十二烈士墓碑的時候,會倍感這里是何等的莊嚴肅穆,正氣凜然,一種對先烈無限崇敬和緬懷之情油然而生。
          幸福是一種感覺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1219

          帖子

          1

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新生兒

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1

          新人進步勛章

          8#
           樓主| 發表于 2007-10-18 14:33:03 | 只看該作者
          何勇當 攝
            “蓮峰觀!笔侵阜徎ㄉ斤L景區。
            蓮花山風景區坐落于番禺區東部。蓮花山主峰海拔105米,由40個小山崗組成,因山上婷婷玉立美麗的蓮花石而得名。素有“蓮花勝境”之美譽。
              蓮花山上有古采石場遺址,歷史可追溯至西漢,開采面積達500多畝。當年南越王墓所用的12種石料中有8種是這里開采的。這個“人工無意奪天工”的古石場遺址,奇峰異洞林立.懸崖峭壁嵯峨,千姿百態,奇麗壯觀,形成蓮花巖、象鼻山、神鏡、天池、南天門、云梯、金魚池、蓮花洞天、濺玉、觀音巖、飛鷹巖等勝境。
              北山主峰頂上,矗立著高達50米秀麗的蓮花塔。它與琶洲塔、赤崗塔鼎足而立,雄踞珠江口,有“省會華表”之稱。此塔始建于明萬歷十四年(1612年),1981年由港澳同胞何賢、何添兄弟捐資重修。現塔為樓閣式磚塔,平面呈八角形,外觀9層,內為11層,塔內有梯級可直上頂層。在塔頂舉目遠眺,虎門水道煙波浩渺、羊城瓊樓玉宇直插藍天,黃埔新港云檣林立以及珠江風物盡收眼底。
              蓮花山第二峰頂上有扼粵穗咽喉的蓮花古城,此城建于清康熙三年(1664年),是為防范明末遺臣鄭成功進攻東南沿海而作哨所之用,鴉片戰爭時林則徐曾在此設防。
              近年蓮花山上還修建了高達40多米的望海觀音,據說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觀音立像。她仙態玉貌,慈眉善目,俯視南海,仿佛在為人們祝愿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。
              蓮花山是自宋代開始評選“羊城八景”以來,首獲稱號的番禺景觀。它不僅使番禺成為廣州城區的體現,更是突破山水城市,邁向“山城海田”大格局發展的標志。蓮峰觀海,意味著廣州市終于站到了海邊。
          幸福是一種感覺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10

          帖子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新生兒

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0
          9#
          發表于 2007-10-31 12:28:09 | 只看該作者
          我爬過白云山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34

          帖子

          245

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禁止發言

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245
          QQ
          10#
          發表于 2007-12-26 13:41:08 | 只看該作者
          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34

          帖子

          245

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禁止發言

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245
          QQ
          11#
          發表于 2007-12-26 13:41:44 | 只看該作者
          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100

          帖子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新生兒

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0
          12#
          發表于 2007-12-27 10:57:23 | 只看該作者
          都不錯啊ma:ma22
       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

          本版積分規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