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4#
樓主 |
發(fā)表于 2009-6-16 14:22:42
|
只看該作者
紫菜卷
原料:河鰻750克,紫菜5張,雞蛋3只,上蔥5根,姜末、黃酒、
鹽、味精、淀粉、麻油。
做法:
①河鰻洗凈,用刀沿脊背剖開,剔去背骨,去皮,除去筋、刺,用刀斬成細泥,放入碗內,加姜末、黃酒、精鹽、味精、雞蛋清(1只)。冷水100克,用力攪拌,拌上勁后,再拌以淀粉、麻油,即成魚泥。
②雞蛋敲入碗內,加淀粉、鹽,用筷子打勻,在鍋內分別攤成5張蛋皮待用。
③臺板上攤開一張紫菜,覆上一層蛋皮,再抹上一層魚泥,中間放入一根小蔥,順次卷攏。依次方法,做成5條,放入蒸籠,用旺火蒸10分鐘,取出冷卻后,切成斜刀塊即成。
魚肉餛飩
原料:凈魚肉125克,豬肉餡75克,綠葉菜50克,紹酒5克,蔥花5克,干淀粉50克,味精0.5克,精鹽1克,熟雞油5克。
做法:
①將魚肉剁成膏,加精鹽0.5克拌和,做成18個魚丸;砧板下放干淀粉,把魚丸放在于淀粉里逐個滾動,使魚九滲入干淀粉后有粘性,并用搟面杖作成直徑7厘米左右的薄片,即成魚肉餛飩皮。
②將豬肉餡做成18個餡心,用魚肉餛飩皮卷好捏牢。
③旺火燒鍋,放人清水1000克燒沸,下餛飩,用筷子輕攪,以免粘結。用小火燒到餛飩浮上水面5分鐘左右,即可撈出。
④在湯中加精鹽和紹酒,燒沸后放入綠葉菜(韭菜、香菜均可),放入味精,倒人盛有餛飩的碗中,撒蔥花,淋雞油即可食用。
特點:皮白肉紅,質地滑嫩,鮮香可口。
醋溜白菜
原料:蓮花白750克,菜油50克,醬油10克,醋2.5克,鹽0.5克,水淀粉50克。
做法:
①蓮花白(卷心白也可)除去老葉和梗,洗后切成約4厘米見方的片,加鹽(l克)和勻腌約1分鐘。
②用碗將醬油、鹽(1.5克)、醋、水淀粉等調成滋汁。
③炒鍋置火上燒熱,下菜油燒至七成熱時,下白菜炒熟,加湯(75克)烹下滋汁,將汁收濃起鍋。
特點:味鮮而燙,醋味突出,宜于下飯。
黃魚羹
原料:黃魚500克,精肉100克,韭菜50克,雞蛋1只,醬油。料酒、味精、姜末、醋、淀粉少許,食油l00克。
做法:黃魚去頭、尾、骨頭,留皮用清水洗凈,放入盤內,上放姜片、料酒少許,上籠蒸10分鐘,取出再理凈小骨,拔碎備用;精肉切成絲。鍋燒熱,放入食油l00克,肉絲下鍋煸炒,加入料酒。醬油,即將魚肉下鍋,加湯水1碗,滾起后加入醋、淀粉,最后放打散的雞
蛋、韭菜、生姜末,加上熟油50克,出鍋即成。
特點:此菜具有蟹肉的味道。
第10個月的食譜
到了第10個月,孕婦便進入了一個收獲“季節(jié)”。這時候,保證足夠的營養(yǎng),不僅可以供應寶寶生長發(fā)育的需要,還可以滿足自身子宮和乳房增大、血容量增多以及其他內臟器官變化所需求的“額外”負擔。如果營養(yǎng)不足,不僅所生的嬰兒常常比較小,而且孕婦自身也容
易發(fā)生貧血、骨質軟化等營養(yǎng)不良癥,這些病癥會直接影響臨產時的正常子宮收縮,容易發(fā)生難產。
孕婦應堅持少吃多餐的飲食原則。越是接近臨產,就愈應多吃些含鐵質的蔬菜(如菠菜、紫菜、芹菜、海帶、黑木耳等)。
因為此時孕婦胃腸受到了壓迫,可能會有便秘或腹瀉。所以,一定要增加進餐的次數,每次少吃一些,而且應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。
清湯慈筍
主料:慈筍500克。
配料:清湯1000克,鮮桑葉數張。
調料:鹽,料酒,胡椒面,白礬。
做法:
①白礬砸碎用涼水溶化。選用鮮嫩實心慈筍,切下老根,剝去殼,削去內皮,順切成極薄的片,放入白礬水內漂上。桑葉洗凈。
②將慈筍和白礬水倒入鍋內,加入桑葉永煮一會,撈在涼水內,揀出桑葉,把筍片洗去白礬的苦、澀味,再用涼水漂上。
③燒開清湯,加入鹽、胡椒面、味精、料酒、調好味,下入筍片,燒開撇去沫子即可。
特點:清鮮筍嫩,為夏令菜之一,具有清暑的功效。
蝦子海參
原料:干海參150克,鹽3克,干蝦子15克,味精3克,肉湯500克,淀粉6克,蔥、姜各15克,豬油30克,料酒30克,醬油6克。
做法:
①將干海參放入鍋內,加入清水,加蓋用小火燒開后,將鍋端離火位,待其發(fā)脹至軟時撈出,剖肚挖去腸,刮凈肚內和表面雜質,洗凈。再放入鍋內,加清水,用小火燒開,又將鍋端離火位,待其發(fā)脹(按此方法多次反復進行),海參即可發(fā)透(但在此發(fā)脹過程中,切忌沾上油和鹽,因油對海參起溶化作用,鹽對海參起收縮作用,均會影響海參的發(fā)脹)。然后將發(fā)透的海參肚內先劃十字花刀,入開口鍋內永一下,撈出,瀝干水分備用。
②將蝦子洗凈盛人碗內,加入適量的水和酒,上籠蒸約10分鐘取出。
②將鍋燒熱,放入豬油,投入姜、蔥,煸炒后撈出,烹入料酒,加入肉湯、鹽、醬油、海參、蝦子。偎透成濃湯汁,用淀粉勾熒,加味精,起鍋,整齊地裝入盆內即可。
特點:象牙白色,鮮糯,味濃,四季均宜。
海參燒占肉
原料:水發(fā)海參50克,荷蘭豆15克,豬肉200克,冬菜10克,熟火腿25克,清湯750克,筍片25克,豆粉面25克,南薺50克,醬油25克,蔥段50克,果油500克。精鹽、雞蛋白、料酒、姜末及香油各少許。
做法:
①把蔥(10克)、姜切末,海參、火腿、南薺(去皮)及筍片切成碎丁。
②把豬肉洗凈,剁成肉餡,用蔥姜、精鹽(少許)、醬油(10克)、香油、雞蛋白、豆粉面、海參、火腿、南薺、筍丁及荷蘭豆調勻煨上。
③把炒鍋放火上,倒入果油燒至七成熱時,把肉餡捏成直徑約2.5厘米的扁形丸子下鍋,待炸成銀紅色撈出;放人蔥段炸好撈出。
④把蔥段、肉丸子放在砂鍋中,加上精鹽、醬油、料酒、冬菜、清湯,放火上燒開3分鐘,再改用文火燒約40分鐘即成。此菜上桌時,一般盛放在大湯盤中,下面有水鍋子,上面有蓋,以便保溫。
特點:紅墨相間,味鮮汁濃,四時皆宜。
好好用,試試看吧,會有好效果的.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