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617|回復: 2
        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          奶粉中“毒物質”三聚氰胺身世調查

          [復制鏈接]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448

          帖子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新生兒

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0
          跳轉到指定樓層
          1#
          發表于 2008-10-9 11:00:45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            三聚氰胺不能增味、保鮮、防腐,也不是天然色素、食用香精,更不能強化營養——它沒有任何理由出現在食品中,它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劑。

            一種具有廣泛用途的化工原料——三聚氰胺(melamine)突然掀起軒然大波。



            從營養學上說,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、香、味,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,而加入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。而從三聚氰胺的理化性質看,它一條都不沾邊。三聚氰胺不能增味、保鮮、防腐,也不是天然色素、食用香精,更不能強化營養——它沒有任何理由出現在食品中,它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劑。

            而如今,三聚氰胺赫然出現在多種奶粉里。
          幸福的媽咪寶貝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448

          帖子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新生兒

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0
          2#
           樓主| 發表于 2008-10-9 11:01:14 | 只看該作者
            搖身變作“蛋白精”

            在生活中,三聚氰胺是個多面手。仔細看看家里,墻壁上的裝飾板材,平板電視的外殼涂層,廚房里艷麗的塑料碗碟,再到衛生間里的衣物清洗劑,甚至你口袋里的鈔票,都有它的身影。此外,它還被用來制作膠水和阻燃劑,甚至制造化肥。如此多用途的它,是由德國化學大師李比希最早發明。純白色單斜棱晶體,沒有味道,性質較穩定。它能溶于熱水,僅微溶于冷水,呈弱堿性,遇到酸性物質能形成三聚氰胺鹽。

            三聚氰胺別名“蜜胺”。那么,“蜜胺”是否能像“蜜”一樣,也能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欲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

            不同于一般奶粉,嬰兒配方奶粉生產工藝更為繁瑣復雜,不但要將全牛乳的蛋白質降低到接近母乳,以減少滲透壓和腎臟排泄負荷,還需用植物蛋白代替牛乳中的飽和脂肪酸,以提供必需的脂肪酸。此外,還需要添加生長發育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等。

            可眼下的現實在于,一些奶粉中卻出現了三聚氰胺。它不是身體發育的必需物質,又不是食品添加劑,為何會出現其中呢?一切還要從檢測食品蛋白質含量的國標規定方法——凱氏定氮法說起。

            蛋白質中含有碳、氫、氧、氮、硫等元素。其中,氮元素極為特別:氮在絕大多數蛋白質中含量相當接近,一般恒定為15%~17%,平均值為16%左右。因此,丹麥化

            學家約翰·基耶達很巧妙地想到,既然氮元素含量穩定,只要準確測量了氮的含量,便能推算出蛋白量。發表于1883年的此方法,無疑為蛋白質的檢測做出了巨大貢獻。凱氏定氮法亦有瑕疵。最大的問題在于只檢測氮含量,并不能鑒定蛋白質真偽。不難想象,只要加入含氮量高的物質,就可以騙過凱氏定氮法,輕松獲得“高蛋白含量”的稱號。

            以三聚氰胺為例。其分子式由三個碳原子,六個氫原子和六個氮原子組成,氮含量高達66.7%。而牛乳氮含量只有15.7%,大豆蛋白也僅有16%。毋庸置疑,在氮含量比較上,三聚氰胺勝出。難怪,有人把三聚氰胺稱作“蛋白精”。
          幸福的媽咪寶貝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448

          帖子

          0

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新生兒

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0
          3#
           樓主| 發表于 2008-10-9 11:01:38 | 只看該作者
            腎結石“肇事者”

            三聚氰胺具有輕微的生物學毒性。早在1945年,美國紐約里德勒實驗室兩位毒理學專家便發表論文指出,長期給大鼠、兔和狗喂養大劑量三聚氰胺后,會造成其生殖、泌尿系統的損害,以及膀胱、腎部結石,并可進一步誘發膀胱癌。唯一樂觀的消息是:沒有觀察到動物明顯中毒現象。

            1994年,國際化學品安全規劃署和歐洲聯盟委員會合編的《國際化學品安全手冊》這樣描述過三聚氰胺:長期或反復大量攝入可能對腎與膀胱產生影響,導致結石產生。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所(IARC)將致癌物質分成四類,三聚氰胺與汞以及曾引起轟動的蘇丹紅一起,被歸入第三類致癌物,為“對人體致癌性尚未歸類的物質或混合物”。

            最近,在2008年第3期《毒理學雜志》中,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動植物檢疫研究所林祥梅等,也發表了三聚氰胺的毒性研究。他們通過把三聚氰胺磨成粉溶于水后,灌入小鼠胃內。結果發現,在死亡的小鼠輸尿管中均有大量晶體蓄積,部分小鼠腎臟被膜有一層晶體。

            急性實驗的研究結果初步認為三聚氰胺微毒或基本無毒。但亞急性毒性實驗結果顯示,飼喂三聚氰胺的小鼠腎臟腎小管中出現了晶體,血尿素氮和肌酐清除率超標,而這兩項正是評判腎功能的常用指標。換句話說,這兩項指標的升高,在臨床上提示腎臟衰竭的可能。

            據推測,三聚氰胺由于在體內不能被代謝,會經過腎臟排出。富集在腎臟腎小管中的三聚氰胺濃度升高,便引起自身或其他易致結晶物質析出,從而刺激腎小管及尿路的上皮細胞,引起結晶尿,嬰兒尿液顏色改變,出現尿液混濁甚至白色沉淀。

            嬰兒的腎臟極為嬌嫩。6個月大時,雙腎重量僅為45克,大約是7枚一元硬幣的重量。結石會像“攔路虎”一樣部分阻擋尿液的順暢排出,因此腎臟可能會被“憋大”——腎盂腎盞病理性擴張,出現腎盂積水。如果不能清除結晶或結石這一梗阻因素,會引起腎小管堵塞、尿液淤滯,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,從而置寶寶于危險境地。
          幸福的媽咪寶貝
       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

          本版積分規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