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事先說明一下,這個方法不是我的原創,是我帶孩子參加一個銀行的親子理財大賽時學到的,雖然最終沒有入圍全國決賽,不過學到了一些實用的知識,
言歸正傳,提到帶孩子去游樂場,家長們肯定會抱怨說人多、游樂項目價格貴、孩子看到什么就要買什么等等問題。我原來也是這樣,我們家是一個6歲的男孩,周末最喜歡的就是去游樂場,每次去都會花掉好多原本沒打算花的錢。因此,上周末,我決心實驗一下這個新辦法。
第一步:做好鋪墊
就是去游樂場之前的幾天給孩子強調,你是大孩子,是男子漢,媽媽相信你有掌控自己的能力,可以作為媽媽的好幫手和家庭的小主人。我兒子對于這些肯定都是喜滋滋照單全收。
第二步:做好預算
因為參加比賽需要錄像,還需要給孩子上金錢課,我就正好在去游樂場的前一天給孩子正經上了一堂課,課程的內容就是——預算。雖然孩子覺得這個概念非常生疏,但是也明白了預算的概念,就是做一件事之前把要花的錢的總數預留出來,按要求按步驟花,免得沖動消費或者花了不該花的錢。
學習完預算的概念,我帶著兒子一起為第二天的游樂園游玩做預算。因為以前帶孩子去超市購物過很多次,孩子對錢的價值有了一定的理解。對于第二天的游玩,我們通過討價還價確定了300元的預算標準。我對兒子說,這筆錢全部由你掌管,你來選擇怎么把這筆預算花出去。
第三步:入園考察
第二天,我讓孩子帶上一個小本子和一支筆,一起來到了游樂園。與以往不同,我讓孩子自己去窗口買票,并且記下來費用。孩子去排了一會隊,又跑回來找我,他說有套票和門票,問我買哪一種好。
我帶他到窗口說明那邊,仔細比對了一下價格,套票是園內20種游戲的混搭,180一張,門票只要10元。通過對比發現,套票里面只有3個游戲是孩子平時喜歡玩的大型游戲,其余的都是平時沒什么人玩的或者孩子個人不感興趣的簡易游戲。這個時候我又借機給孩子上了新的一課,就是“狡猾”商家的搭配銷售。
最后孩子因為想把有限的錢都花在自己喜歡的項目上,選擇了買入園門票。
第四步:優先排序
一進游樂場,孩子就直奔自己喜歡的海盜船打算買票,但是我攔住了他,建議他最好先走走看看,記下來自己喜歡玩的項目的價格。我們飛速的跑了8個項目,價格分別從30-55不等。兒子磕磕巴巴在紙上算了半天,可憐兮兮的跟我說——錢不夠花。我心里暗笑,當然不夠花,不然怎么能體現出預算的約束力呢。
我告訴孩子,今天游樂場的全部花銷已經在他手里了,他得自己做出決定。經過幾次涂涂畫畫,孩子的紙上最終留下了5個項目,看出來他有些不甘心,但是因為事先約定好了,他也以一個男子漢的姿態承擔了結果。
第五步:費用結余
一天游玩下來,300元錢剩下了18元的結余,對于這一部分錢怎么花,孩子有三個選項,一是買他想吃的爆米花和可樂套餐(我們自己帶了牛奶和面包),二是打車回家,三是留下來下次花。在確認了這部分錢留下來可以作為下一次游玩的額外費用后,他大大方方地決定坐公車回家。
最終步:回家總結
回家之后,需要和孩子一起總結一下一天的消費行為,我個人認為這是比較重要的步驟。我問了孩子在預算限定下游玩的體會以及下一次出去玩的計劃,并對孩子今天的表現予以了表揚。不出我所料,孩子還是覺得有些遺憾,但是對這種讓他自己做主的方式覺得很滿意,有一種當家作主的自豪感。對于下一次的游玩,孩子也表示會玩今天沒有玩到的幾個項目,這樣交錯來玩,不但可以省錢,也能給每次游玩找到新的期待。 |
|